当地时间11月14日凌晨1点15分,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,南航那架涂着蓝白航徽的C919刚完成跨洲飞行——起落架触地的瞬间,轮胎与地面摩擦出细微火花,像是给这场“中东之约”写了个利落的开头。此时北京已是清晨5点15分,不少守着航班动态的网友早就在社交平台刷起了“C919到迪拜了”的话题。
再过3天,2025迪拜航展就要拉开帷幕。作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航空盛会,这里向来是全球民航技术的“竞技场”——而这次,中国商飞要带着3架飞机“组团”登场,其中就有南航这架刚运营满10个月的C919。“不是空架子参展,是带着商业运营的真实数据来的。”一位民航业内人士解释,“之前巴黎航展是‘技术展示’,这次是‘实战检验’,更能让海外客户看到C919的可靠性。”
网友的讨论里藏着各种情绪:有重庆乘客晒出今年春天坐C919从重庆飞深圳的登机牌,“当时空姐说‘这是我们自己的大飞机’,我拍了张舷窗的照片,比波音737的宽两厘米”;有迪拜的华人打算周末去航展现场,“在国外看到中国飞机,比在国内更激动”;也有冷静的观察者提醒:“别光看‘面子’,得看‘里子’——比如C919的航电系统、维修保障能不能适配中东的高温环境,这些才是海外市场的‘敲门砖’。”
其实C919的“出海”早有铺垫。去年巴黎航展上,它第一次在海外公开亮相;今年年初,南航用它执飞了北京到广州的“标杆航线”;这次飞迪拜,光是前期的航线规划就用了一个月——要避开中东的沙尘暴季节,要计算长航程的燃油效率,要协调迪拜机场的停机位……每一个细节,都是“中国造”走向全球的必经之路。
“我们带过去的不是一架飞机,是一整套运营经验。”南航负责此次航展的工作人员说,“比如C919在极端高温下的空调调节能力,比如针对中东旅客的餐食适配,这些都是我们飞了一年商业航线攒下来的‘干货’。”
11月17日航展开幕当天,C919会在迪拜的天空中做飞行表演吗?会不会有中东航空公司的CEO上去体验驾驶舱?这些答案要等航展开幕后才会揭晓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当C919的机翼划过迪拜的蓝天时,它身后跟着的,是中国民航人20年的自主研发史——从“造得出”到“飞得好”,从“国内用”到“海外秀”,每一步都很慢,却每一步都很稳。
就像一位网友说的:“以前提到大飞机,想到的是波音、空客;现在提到C919,想到的是‘中国自己的’。这次去迪拜参展,不是‘求关注’,是‘亮实力’——毕竟,能在国际舞台上站得住的,从来都是有真本事的家伙。”















